My cart

租賃時間

-

結帳總金額

$2,500

前往結帳

結帳總金額

$0

前往結帳
2025.03.26

登山應該帶哪些裝備呢?登山裝備系統完全指南!登山打包超簡單!

Back to list

是否曾經被社群媒體上的的台灣各種美麗山景震懾,然後也想一起踏上登山的旅程呢?但光是需要準備哪些裝備,就已經讓人頭疼。各式各樣的登山裝備,到底該如何挑選?今天這篇文章,就要跟大家介紹登山裝備系統的六大分類!從基本需求面去理解有哪些必備物品以外,更重要的是,在看完之後,你會了解「為什麼要帶這樣東西上山」,進而依據不同的行程,調整帶上山的裝備。

到底該先買裝備還是先租裝備?

剛接觸登山活動沒多久,還不確定是否會一直從事登山運動?一套好的登山裝備置辦費用並不便宜,現今有不少登山裝備出租的業者,從帳篷、睡袋到登山包都可以租借,幾乎可以滿足你每次的登山需求。

「沒有最好的裝備,只有最適合的裝備。」租借裝備的好處就是每一次都可以選擇不同的品牌做嘗試,在這過程中可以慢慢確定自己是否會繼續從事登山活動,也可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裝備,再進行購買,才不會買到不適合的裝備,增加不必要的支出。

 

登山裝備租借的五大好處:為何選擇租借而非購買裝備?

從需求理解登山裝備系統六大分類

登山裝備系統通常分為幾個主要部分,旨在保障登山者的安全與舒適。這些裝備能夠應對不同的山地環境、天氣和難度。下面是登山裝備系統的基本組成:

衣著系統

登山最怕的就是失溫,高山行程,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下降6°C,日夜溫差動輒 10-15 度以上,白天行走時可能有 20 幾度、晚上在營地卻不到 10 度,所以保暖是最為重要的!但畢竟不斷行走的過程,會一直流汗,所以衣著的排汗功能就很重要,才能讓自己保持乾爽舒適。所以登山要避免穿棉質的衣物、也不該穿牛仔褲,因為濕掉後無法保暖,又很難被體溫蒸乾,在流汗後很容易讓身體一直處於潮濕的狀態下,讓失溫的風險大增。

登山時建議「洋蔥式穿法」在不同高度、氣溫下可以分層疊加,達到最舒適的保暖效果!根據天氣情況,裝備可以分為以下幾層:

  • 內層衣物:這層衣物直接接觸皮膚,主要功能是排汗。常用的材料包括排汗效果佳的聚酯纖維(如Coolmax)和透氣防臭的羊毛等。
  • 中層衣物:主要用來保暖。材料通常為刷毛、羽絨或合成材料。
  • 外層衣物:防風、防水的外層衣物,通常是透氣的防水面料(如Gore-Tex),可以抵抗惡劣天氣條件。

 

除了主要的身體軀幹外,還有其他部位的防曬級保暖是非常重要的:

  • 防曬帽:高山紫外線比平地強,可自由攜帶。
  • 手套:拉繩索時防摩擦,也可以兼具保暖。
  • 毛帽:讓頭部保暖,避免風吹久了會頭痛。

背包系統

登山包是登山裝備中的核心部件之一,登山是長時間的負重運動,登山包不只是拿來收納裝備,更重要的是減緩負重的不適感。根據登山的類型和時間長短,背包的選擇會有所不同:

  • 小於20公升的攻頂包:行程中有折返景點、輕裝登頂時可攜帶,通常僅放入水、頭燈、行動糧、雨衣褲、緊急求生裝備等必要物品,將衣物塞入攻頂包還能夠作為枕頭使用,減少行囊負擔喔!
  • 20 - 40公升的小型背包:適合單日當天來回。
  • 40 - 50公升的中型背包:適合2 天 1 夜、3 天 2 夜路途,需要背負睡袋睡墊,且不須要背負炊具、帳篷等。
  • 大於 50 公升的大型背包:3 到 4 天以上行程,且須要準備較齊全的裝備,或者是自組團分攤背負公用食糧、物品、帳篷等情況。

除了背包外,下列兩樣裝備也別忘了!

  • 背包套:倘若遇到大雨,標榜防水性能的背包同樣無法抵禦濕氣悄悄滲入,因此背包套均會建議自行攜帶備用。
  • 防水袋:儘管外層的背包做好防護,裡面依然需要進行另一層的防水程序,將風險降到最低。使用防水袋不只有防水效果,還能夠根據不同用途分裝,要用的時候一目瞭然更便利。尤其衣物、睡袋是保暖的裝備,千萬千萬不能濕!

行走系統

登山鞋的選擇至關重要,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登山者的舒適度和安全。但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登山襪

  • 登山襪:長期行走會導致腳流汗,這時候透氣排汗的羊毛襪就很重要。另外要注意的是襪子的高度要高於鞋子,才能有效的避免與登山鞋的摩擦。以及襪子的厚度及腳底位置是否有墊厚,都會影響行走的舒適度。

再來根據登山環境的不同,登山鞋分為不同的類型:

  • 輕便登山鞋:適合一般山徑徒步,提供基本的舒適性和支撐力。
  • 高筒登山靴:提供更多的腳踝支撐,適合較為崎嶇的山路或重裝徒步。

其他幫助行走更輕鬆的裝備:

  • 登山杖:幫助減少膝蓋的壓力,提供穩定性,特別是在下坡時。新手推薦輕便的快扣式碳纖登山杖 ( 較輕 ),背負重裝建議支撐性較好的鋁合金材質 ( 較硬 )。
  • 冰爪、冰斧等:在高山雪地或冰雪路面上使用,這些裝備能提供更好的抓地力。

睡眠系統

高海拔的氧氣含量較少,因此許多人可能上山都會有睡不好、或是失眠的狀況,不好的睡眠品質,會影響隔天行走的表現,嚴重時可能會有安全上的問題,因此可以讓自己好好睡一覺的裝備,是非常重要的!

  • 帳篷:防水、抗風的帳篷是基本需求。帳篷有單層和雙層之分,單層帳缺少內帳與營柱,以登山杖取代營柱;雙層帳則多了內帳及營柱,可以解決返潮低落水滴,較避風 。

山屋查詢

山屋營地資訊

  • 睡袋:根據氣候選擇合適的睡袋,溫標是選擇睡袋的重要依據。一般選擇較輕便且保暖性好的睡袋。而最重要的合身,如果睡袋太大,冷空氣會從多餘的空間進到睡袋,降低睡袋表暖性;相反如果睡袋太小,就沒有辦法有效包覆全身。

該如何挑選適合的睡袋呢?5點教你如何挑選適合的睡袋!

  • 睡墊:放在睡袋下方,能有效隔離地面濕氣和寒冷,並提高睡眠的舒適度。許多人會專注於R值,認為R值越高越保暖,但R值是對材料的熱阻的測量,也就是抵抗熱能量傳遞的能力,所以R值越高不代表越保暖,而是代表越能阻隔熱能量的流失。

飲食和水源系統

漫長的登山旅途,熱量會不斷的流失,通常選擇方便吃、又能快速補充熱量的口糧是最佳選擇。建議將食物分為抵達過夜地點與其他隊友一同享用的「公糧、正餐」;過程中休息、喘口氣時吃的「行動糧」;緊急情況時才能食用的「預備糧」,以此分類會更清楚!除此之外水分的補給也至關重要,飢餓30天可能不會死,但飢渴應該撐不過7天。

  • 水袋和水瓶:保持水源的隨時可用,許多登山背包內建水袋系統,方便飲水。
  • 濾水器或化學處理器:在戶外水源不足的情況下,這些設備能幫助你過濾水源,保證水的乾淨。
  • 公糧:與團隊一起規劃、分揹食物的重量,到營地、山屋一起烹煮食用。
  • 行動糧:如能量棒、乾果、牛肉乾等,提供快速且高效的能量補給。
  • 預備糧:非到下山前絕對不吃!可選擇方便料理、高熱量的食物,例如:泡麵、營養棒,主要是因應在山中如果有突發狀況,無法如期下山的時候還能補充能量。

 

如果今天不是參加商業團,或是沒有請協作,就會需要自行攜帶炊具烹煮。

  • 鍋具:容量若為一個人,可以準備600-800C,約為一個人一包泡麵的量的大小。
  • 爐具:可以攜帶收納體積小、重量輕的攻頂爐或是火力較強的蜘蛛爐。除了爐頭外,建議另外攜帶2個打火機,以備不時之需。

導航與安全系統

因為山上大多是沒有訊號的,但在某些特定點,會有手機可通訊點,此時,就可以使用手機,與山下的留守人員進行定期回報。也可以透過手機中的登山 APP,以 GPS 訊號,來得知自己的位置。

  • 地圖和指南針:用於導航,尤其是當電子設備無法使用時。
  • GPS設備:提供更精確的定位,部分高端登山手錶帶有GPS功能。
  • 頭燈或手電筒:如果晚上登山或有長時間戶外活動,照明裝備非常重要。選擇時要考量的主要是亮度150 - 200流明、防水等級至少IPX4、紅光等。
  • 緊急避難用品:包含基本的急救用品,如繃帶、消毒藥水、藥品等,另外也可以準備急救毯。
  • 哨子:緊急呼叫隊友時使用,可別在包包胸前扣。
  • 個人藥品:按照自身健康狀況準備個人藥品,以備不時之需。

結論

「沒有最好的裝備,只有最適合的裝備。」登山裝備系統的選擇和搭配,需根據登山地點、天氣條件和行程長短來定制。合理的裝備不僅能提高登山的舒適度,也能大大增加安全性。每次登山前,仔細規劃裝備清單並進行試用,如果自己所擁有的裝備不適任當次的登山活動,租借登山裝備可以讓你的裝備準備更彈性更符合登山行程,才能確保登山之旅順利進行。

 

Naturdise登山裝備及露營裝備租借價目表及租借流程

點我前往租借登山露營裝備